那時,佛對離呫毘的維摩詰說:「貴公子,在你剛才想要見如來的時候,你是怎麼看他的?」
被這麼問到,離呫毘的維摩詰對佛說:「世尊,我剛才想要見如來的時候,我不以見任何如來的心態來見他。為什麼?
我看他不從過去出生,不會傳到未來,也不住於現在。為什麼?
他是感受現實的本質,然而他不是感受。
他是智力現實的本質,然而他不是智力。
他是意識現實的本質,然而他不是意識。
像那空間元素,他不住於四大元素中的任何一個。
超越眼、耳、鼻、舌、身、意的範圍,他不在六入裡出生。
對於萬法,如來已經到達不執著的極端,然而他不代表實相的極限。
他住於究竟實相裡,然而它和他之間沒有關係。
他不從因生,又不依緣。
他不是沒有任何特性,又不是有任何特性。
他沒有單一性質,又沒有任何多種多樣的性質。
他不是一種概念,不是心理結構,又不是非概念。
他不是彼岸,不是此岸,又不是中間。
他不在這裡,不在那裡,又不在別的任何地方。
不能以意識發覺他,他也不附於意識。
他不是黑暗,又不是光明。
他不是名字,又不是標籤。
他不虛弱,又不強壯。
他不住在哪個方向或哪個國境。
他不善良,又不邪惡。
他不是有為,又不是無為。
他不能被說成有任何一點意義。
如來不是佈施,又不是貪財;不是守戒,又不是毀戒;不是忍辱,又不是瞋恚;不是精進,又不是懈怠;不是入定,又不是亂意;不是智慧,又不是愚癡。
他是不可說明的。
他不是真相,又不是虛假;不從世界出離,又沒從世界出離失敗過;不是涉入世間的原因,又不是不是涉入世間的原因;
他是一切理論和所有實修的終止點。
他不是福田,又不是不是福田;
他不值得供養,又不是不值得供養。
他不是個物體,不能被接觸。
他不是一個單體,又不是團塊。
他勝過一切算計。
他是絕對無等的,然而與事物的究竟實相相等。
他是無比的,特別在成就上。
他超越所有量度。
他不去,不留,不超前。
他不被看見、聽到、識別或知道。
已得了一切智的平等性,他沒有任何複雜性。
對萬法平等,他不分別它們高下。
他沒有責備,沒有過分,沒有墮落,沒有概念,又沒有理智化。
他沒有畏懼,沒有下意識,沒有哀愁,沒有喜悅,又沒有勉強。
沒有言辭能夠表明他。
這樣是如來身體。應該這樣來看他。這樣看的人真的看見了。別樣看的人是錯看了。」
於是舍利弗長老問佛道:「世尊,在這個佛土裡再生之前,尊貴的維摩詰是在哪個佛土死亡的?」
佛說:「直接去問這善知識他在哪裡死的,好在這裡再生。」
於是舍利弗長老問離呫毘的維摩詰道:「貴大人,你以前是在哪裡死去,現在又在這裡再生?」
維摩詰說:「前輩,在你看見的東西裡,有哪一個會死去或是會再生?」
舍利弗說:「沒有東西會死去或者會再生。」
維摩詰說:「舍利弗長老,一切東西且不會死去或再生,為什麼你剛才問『你以前是在哪裡死去,現在又在這裡再生?』
舍利弗長老,如果去問由魔術師變化出來的男人或女人他在哪裡死去又在這裡再生,你認為他會怎麼回答?」
舍利弗說:「貴大人,由魔術變出來的是不會死去也不會再生。」
維摩詰說:「舍利弗長老,如來不是說過萬物都有魔術產物的性質?」
舍利弗說:「是,貴大人,確實是這麼說的。」
維摩詰說:「舍利弗長老,既然萬物都有魔術產物的性質,為什麼你問『你以前是在哪裡死去,現在又在這裡再生?』舍利弗長老,死是履行[10]的一次中止,而再生是履行的相續。然而,雖然一位菩薩會死,他並不使善根的履行結束;雖然他再生,他並不依附惡行的相續。」
舍利弗說:「世尊,真不可思議,這位聖人,離開了像妙喜那樣純淨的佛土,會喜歡像娑婆世界這樣充滿缺點的佛土!」
離呫毘的維摩詰說:「舍利弗,你認為怎麼樣?太陽的光會同黑暗在一起?」
舍利弗說:「當然不會,貴大人!」
維摩詰說:「那麼這兩者不走在一起?」
舍利弗說:「貴大人,這兩者不走在一起。太陽一升起,一切黑暗都消失了。」
維摩詰說:「那麼為什麼太陽要在天上升起?」
舍利弗說:「它升起來照耀世界,消除黑暗。」
維摩詰說:「一樣的道理,舍利弗長老,菩薩自願再生於此不淨佛土是為了淨化眾生,為了讓智慧之光照耀,為了掃除黑暗。因為他們不與煩惱相合,他們去除一切眾生的煩惱黑暗。」
這時,全體大眾感到一種要見妙喜世界、阿閦如來、他的菩薩和他的大聲聞的慾望。佛知曉大眾的念頭,對離呫毘的維摩詰說:「貴公子,大眾希望見到妙喜世界和阿閦如來,顯現給他們看!」
這時維摩詰心裡起個念頭:不必從我的坐椅上起來,我要把妙喜世界和它的一切放在我的右手掌裡。它的一切包含:它的數十萬菩薩,它的天、龍、夜叉、乾達婆和困於鐵圍山[13]內的阿修羅等的居住地,它的河流、湖泊,水池、溪流、海洋,和其他水體,它的須彌山和其他大小山丘,它的日、月和星辰,它的天、龍、夜叉、乾達婆和阿修羅等這些人,它的梵天及其眷屬,它的村莊、都市、城鎮、領地、王國、男人、女人和房子,它的菩薩,它的聲聞,那阿閦如來的菩提樹,以及那坐在如海般廣大群眾中間教導佛法的阿閦如來自己。還有那些在眾生裡完成佛事的蓮花,那三個從地上直升至三重忉利天[14]的鑲了珠寶的梯子;忉利天眾神從這些梯子下到世上來看、來榮耀、來服侍阿閦如來以及聽聞佛法;地上的人從這些梯子登上忉利天去探訪那些神。像一個捏陶匠利用他的泥胚輪盤[15],我要把這妙喜世界以及它的無量功德,從水際至阿迦尼吒[16]天,縮成小小體積,輕柔地像拿花圈一般把它帶來這娑婆世界,展示給大眾。
於是離呫毘的維摩詰入定,做了那麼神奇的事,把妙喜世界縮成小小體積,用他的右手拿著,把它帶進娑婆世界。
在那妙喜世界裡,聲聞、菩薩以及在神、人中具有天眼神通的,全都大喊出來:「世尊,我們被帶走了!善逝[17],我們被強行帶走了!保護我們,喔,如來!」但是為了訓練他們,阿閦如來對他們說:「你們是被維摩詰菩薩強行帶走,不關我的事。」至於其他的人和神,他們完全沒有警覺到自己正被帶去別的地方。
雖然妙喜世界被帶進了娑婆世界,娑婆世界並不增大,也不消失;它不受壓縮,也不受阻隔。那妙喜世界內部也沒縮小。兩個世界看起來與它們過去一直的樣子一模一樣。
這時,釋迦牟尼佛要求大眾:「朋友們,看這壯麗的妙喜世界、阿閦如來、他成片的佛土,以及這些聲聞和菩薩的光輝!」
他們回答:「看見了,世尊!」
佛說:「想要擁有這種佛土的菩薩應該以阿閦如來的所有菩薩修行去養成自己。」
當維摩詰以他的神奇力量顯示了妙喜世界和阿閦如來,娑婆世界裡有十四萬神和人發了佛覺心,而且他們都說了願辭,願再生於妙喜世界。佛也預言將來他們全都會再生於妙喜世界。離呫毘的維摩詰,開導了一切可以這樣開導的眾生,將妙喜世界歸還到它原先一模一樣的位置。
然後佛對舍利弗長老說:「舍利弗,你看見那妙喜世界,還有那阿閦如來了嗎?」
舍利弗說:「我看到了,世尊!願一切眾生將來都能住在像那樣絕妙的佛土裡!願一切眾生將來都能有像尊貴的離呫毘的維摩詰的那些神奇力量!
由見著像他這樣一位聖人,我們得了大利益。不論如來他自己[18]還真的活著或是已經得到究竟解脫,我們從聽聞這種法義裡已經得到大利益。更不用說那些聽了它、相信它、依靠它、懷抱它、記憶它、閱讀它、以及透徹了解它的人所得的大利益,以及那些由它裡面找到信心、教導它、背誦它、對別人展示它、還在入定精進技巧上如說修行的人所得的大利益。
那些正確了解這法義的眾生會得到法寶的寶藏。那些正確研究這法義的會成為如來的同修。那些尊崇、服侍這教義專家的人將是佛法的真正護衛者。那些寫下、教導、敬愛這法義的人,如來會到他們家去拜訪。在這法義裡得著快樂的人會得到所有功德。那些教導別人的人,不論只是教了四句偈,或是這法義的一個總結片語,都是在做大法供[19]。而那些把自己的忍辱、熱誠、智力、辨別[20]、願景和大志完全投入這法義的人,會因此成為未來佛位預言所指之人!」
2010/7/22 修正
[18] 古人在與佛對話中習慣以第三人稱「他、他自己」來作為「佛、如來、、」之代名詞,以表示所指的是法身,而對談的是肉身。即使佛自己,在談到法身佛時亦用第三人稱。然而此處舍利弗說「如來他自己」應只是習慣;此處舍利弗說的是釋迦的肉身而非法身。
返回目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